掘金水道商机,“威海造”游艇驶向深蓝
在海洋经济的壮阔版图中,威海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深厚的产业底蕴,在游艇产业领域一路乘风破浪,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威海市游艇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产业链产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十亿元以上。其中西港游艇研发的115英尺游艇是目前国产最大的复合材料豪华游艇,彰显了“威海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威海造出国产最大
复合材料豪华游艇
近日,记者来到西港游艇的作业车间,车间内,产业工人穿梭于各类游艇骨架之中忙碌着,待交付的游艇琳琅满目,叮叮当当一片热闹景象。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公司初期在复合材料船艇制造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司敏锐地捕捉到游艇市场的潜力,在2005年果断向游艇产业转型,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威海市西港游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威海市游艇行业协会会长陈书虎谈到公司发展时充满自豪感。
据了解,起初西港游艇主要将目光聚焦于高端豪华游艇市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出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平均每年开发5项以上新产品,新产品投产率达到80%以上。
西港游艇研发的115英尺游艇,是目前国产最大的复合材料豪华游艇,其先进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制造工艺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西港游艇在技术实力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除了豪华游艇,西港游艇还积极拓展产品线,涵盖了休闲钓鱼艇、帆船、渔船、公务执法船、客船和新能源船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8个系列30余种规格的“专精特新”产品体系。
2024年,公司完成交付的船艇有60余艘,其中长20米以上的大规格型号有8艘,订单量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西港游艇的成功,不仅为公司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威海市游艇产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记者从威海市游艇行业协会了解到,在西港游艇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威海市游艇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复合材料船艇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市拥有规上企业15家,形成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威海钓鱼艇产量
占全国九成以上
“虽然批量化生产才能扩大效益,但我们公司还是以客户的需要为主导,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定制化方案,包括内饰的选择等方面。”陈书虎说,“我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目前,公司的定制化订单占总订单的90%以上,一条游艇根据大小生产周期不同,需要3-14个月的时间。”
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内游艇市场发展的一片热土。为了成功开拓海南市场,西港游艇下足了功夫,但成功打开海南市场还要追溯到2021年。
“当时,我们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宣传我们的游艇,一位海南的客户看到后,特地从海南来威海实地考察。”陈书虎介绍,因为有现成的游艇,客户体验后痛快下单。正是这位客户,让西港游艇很快打开了海南市场。游艇到了海南后,不少当地人都去参观,在海南打响了名声,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定制游艇,西港游艇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海南市场的地位,西港游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还在海南设立了售后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如今,西港游艇产品主要销往海南及环渤海地区,其中大型玻璃钢船在海南市场销售占比达到90%。
陈书虎告诉记者,公司现在主要以定制化订单为主。针对钓鱼爱好者对钓鱼艇功能的特殊要求,公司研发的休闲钓鱼艇配备了专业的钓鱼设备和舒适的休息区域,深受客户喜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威海游艇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逐年增长。据统计,威海钓鱼艇产量占全国90%以上,充气艇、浆板出口量全国第一。目前,威海游艇市场的船型主要集中在15米以下,个人需求占到90%以上。
据了解,游艇行业还是威海市船舶及海工装备百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复合材料船艇生产基地,成功入选“创建山东省优质复合材料船艇生产基地认定名单”。
目前,威海市游艇企业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产品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整个产业链产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十亿元以上。
创新融合助推
威海游艇产业出圈出海
威海市游艇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威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为游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给予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此外,威海还积极搭建产业平台,举办各类游艇展会和活动,提升威海游艇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威海市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游艇旅游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动游艇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休闲垂钓”“帆船运动”等一系列海上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超5600万人次,海上旅游项目备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威海市区周边海域有200多条休闲船舶投入运营,总收入超亿元,旺季更是‘一船难求’。”陈书虎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艇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威海市加强游艇码头、俱乐部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的游艇码头,如小石岛海湾游艇码头、威海金海国际游艇会等,为游艇的停泊和运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威海市还积极举办各类游艇赛事,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2009年以来,威海市成功举办了HOBIE世界帆船锦标赛、中韩帆船拉力赛等国际赛事,并连续七年举办威海桨板邀请赛。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为国内外游艇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竞技的平台,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有力推动了游艇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我相信威海市游艇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陈书虎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游艇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接下来,威海游艇还将在智能化、无人驾驶等方向积极探索和尝试,同时积极推动游艇从奢侈品到大众化休闲产品过渡。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