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头版:产业协同释放“吉林引力”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厂区,每54秒就有一辆汽车从高度智能化的总装车间驶下生产线,与此同时,在位于公主岭市的长春天海电子有限公司,8条生产线正在为红旗等品牌配套生产线束产品;几十公里外,位于四平市的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依托与中国一汽的合作基础,将业务拓展至理想、华为、小米等10余家汽车主机厂……
当前,长春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汽车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共同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石。其中,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以产业协同的强劲势能,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红旗繁荣厂区打造了一套设备故障自感知、生产控制自适应、质量预测自学习、能源管控自决策的智能制造模式。”中国一汽工程技术部总装工艺部总装技术高级主任张国龙说。
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红旗车辆前后风挡玻璃全程由机器人通过视觉扫描,进行自动涂胶及精准安装;底盘自动合装工位因超高柔性化,可兼容8个以上车型共线生产;数字化系统对整车3000余个拧紧、加注、涂胶等关键特性,进行全程管控和数据存储……智能控制几乎融入每个生产环节,让生产效率迎来质的飞跃。
智能制造加速推动红旗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红旗销量突破41万辆,年销量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经过多年发展,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中国一汽现已拥有超500万辆的整车产能,品牌价值4915.81亿元,为当地创造了一个数千亿级别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群。
“我们选址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看中的就是紧邻中国一汽6大主机厂的区位优势。”长春天海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告诉记者。该公司具备年产40万套整车线束生产能力,数智化管控水平国内行业领先。作为公主岭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今年,企业在原有订单基础上承接了红旗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订单,全年产值将大幅增长。
“这些年经开区向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因地处最佳配套半径范围内,是中国一汽最方便、快捷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供应基地之一。”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春明说,目前,全区有6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6家整车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国一汽主机厂服务。
在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长春聚焦整车制造与核心部件,引导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等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推动“长春—吉林长吉产业走廊”“长春—四平高端装备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共享基础设施与政策资源,还通过成立都市圈汽车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制定统一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激活协同效应,助推形成差异化、互补化发展格局。
自吉林省提出“长春国际汽车城”概念,明确构建以长春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都市圈以来,世宝机械与中国一汽的合作持续深化。“最近3年,公司业绩每年都以30%的速度在增长,明年后年的订单都排满了。”该公司总经理周裕告诉记者。
当前,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正在全速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向全球汽车产业释放“吉林引力”。此外,长春还紧盯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重点方向,推动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和顶尖研发机构,使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抓好汽车主业的同时,长春也非常注重多元化主导产业培育,以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长春工业强劲的‘动力引擎’。”长春市工信局副局长宋绍忠介绍。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自主研制高温超导悬浮列车、高速动车组、氢能列车等多项“硬核”产品;光电信息产业先后培育了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新型激光器等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宋绍忠表示,下一步,长春市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发力点”,做强工业经济“主引擎”,用产业和科技融合创新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人日报》(2025年07月28日 01版)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刘晗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