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亮相、股价涨停、老板撒钱 影石创新又“壕”上热搜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8月15日, 一段“老板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上火速传播:视频显示,影石创始人兼董事长刘靖康站在楼上,向楼下的员工抛撒现金,场面一度火爆,欢呼声此起彼伏。
对此,公司回应称,该视频拍摄于8月14日晚间,正值团队庆祝公司刚刚发布并开启公测的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 Antigravity A1之后,是一次“内部庆功”的团队激励活动。公司方面强调:“我们确实会给激励,但肯定是正儿八经、老老实实的。”
就在视频刷屏的同一天,影石创新股价强势涨停20%,报收224.42元/股,总市值接近900亿元,动态市盈率约为127.6倍。
股价涨停 新品亮相团队庆功撒钱
本次刘靖康“撒钱”的原因,是公司全景无人机项目团队举行庆功活动。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本次撒钱总金额有六位数。
8月14日,影石创新正式对外公布了旗下首款“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 Antigravity A1,并启动全球公测。该机采用上下双全景镜头设计,搭载360°拼接技术,可拍摄8K全景视频,体验沉浸式飞行;机身仅249克,内置负载检测系统;配套Flying FPV眼镜与体感手柄,实现“看哪飞哪”与拍摄视角。
证券机构研报认为,这款新形态无人机“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尤其是在当前市场以大疆线上销售份额高达97%的格局下,A1的介入或成为催化剂。有机构预测,预计未来3年(2025–2027年),影石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6%、44%、42%,对应PE估值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内消费级无人机行业预计2024年规模达185亿元,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约71亿美元,未来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增长。此外,FPV无人机市场从2023年的2.42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增长至8.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8.6%。
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智能影像第一股”。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三年(2022–2024),公司收入由20.41亿元增长至55.7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5.25%;同期归母净利润从4.07亿元增长至9.95亿元,复合增幅56%。
公司证券部表示,全景无人机业务虽尚无收入,但所带来的研发与营销投入将在报表中提前体现,短期利润承压符合“投入换市场”的成长路径。这一“战略性布局”,或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助其突破对全景相机单一业务的依赖。
“百万减重”“来奶基金” 员工福利频频刷屏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影石创新并非首次因“壕气”话题占据热搜。就在不久前,该公司凭借一场“百万减重”挑战赛,再次赢得网友艳羡。
影石每年都会举办“百万减重”活动,员工报名成功后,每减重一斤即可获得500元现金奖励。今年一名00后女员工在90天内狂甩40斤,单人就拿下2万元奖金。过去七期比赛中,公司累计发放奖金近200万元。仅过去一年,就有99名员工报名,累计减重1900斤,共领取奖金100万元。
除了减重挑战,影石创新的福利“清单”。自2022年起,公司连续7年在年会上豪掷千金,累计送出27辆新车,总价值超过900万元;在程序员节送黄金键盘帽,其中单个空格键就重达40克,被戏称为“黄金键帽厂”;在七夕节派发1000套美容仪,总价值超240万元;甚至设立100万元“恋爱基金”,鼓励员工内部牵手。
“物质是激励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8月16日,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杨建(化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企业可以这种福利文化,借高强度的物质激励,塑造员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形成“敢想敢为”的内部文化。
尊重同行对手 影石“跨界”战略已定
早在5年前,影石就已为进军无人机市场进行战略酝酿。刘靖康在朋友圈强调,决策基于三大驱动:企业使命愿景、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市场增量空间。
刘靖康还表态对“行业头部企业”大疆深表敬意:“领跑马拉松的是顶级选手,你也会跑得更快。”他认为,影石的跨界计划或将促使大疆加速推出全景相机。
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根据IDC数据,Insta360已成为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的全球龙头品牌。但在增长逻辑上,公司也面临市场天花板。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为50.3亿元,而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整体市场则达到36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