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与旋律交织 奏响电影节华彩乐章
长春文旅
街头音乐会
当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
璀璨光影点亮春城夜空
一场以音乐为媒、以电影为魂的
文旅盛宴正悄然浸润城市脉络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
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第七、八场
“电影歌曲专场”相继落子——
23日于万象城慢闪街区
奏响潮流节拍
24日在新民大街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前
交织历史韵律
两场演出不仅成为电影节期间
市民参与度最高的公共文化活动之一
更以旋律为纽带
串联起几代人的
集体记忆与城市的文化共鸣


潮流与经典碰撞
万象城的“电影音乐狂欢”
8月23日晚,万象城慢闪街区霓虹闪烁,简约时尚的舞台与周边潮流店铺相映成趣,微风裹挟着咖啡香与乐器调试声,为音乐会拉开序幕。

市民张女士早早占据最佳观赏位,感慨道:“之前在新民大街听音乐会像是与历史对话,今天在这里则感受到都市的活力脉搏!”
音乐会以OK乐团、小曲、雪玲、清新四位音乐人的电影金曲串烧开场,《热情的沙漠》《恼人的秋风》《路灯下的小姑娘》《站台》等经典旋律一响起,便瞬间点燃全场。




观众随节奏摆动身体,手机闪光灯汇成星海,合唱声浪此起彼伏。随后的单人表演更层层递进上演“回忆杀”:OK 乐团的《一生所爱》勾连《大话西游》的缱绻深情,《红日》的激昂旋律引得年轻人挥臂高歌;小曲的《爱就一个字》温柔细腻,让台下情侣相视而笑,《曾经的你》则唤起男性观众“仗剑走天涯”的豪情;雪玲的《潇洒走一回》带中年观众重回青春,《当爱在靠近》以温暖曲调软化夜色;清新演绎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大气悠扬,《人在旅途》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现场掌声始终如潮。
历史与光影交融
新民大街的“隔空合唱”
8月24日晚,音乐会第八场回归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前。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与婉转旋律相映,营造出沉浸式视听氛围。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提前一小时占位:“我小时候跟着父母看老电影,现在带孩子听老歌。这里的建筑有味道,听歌格外有代入感,像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隔空合唱。”




演出阵容星光熠熠:开场全体演员联袂献唱的《追梦人》《大鱼》《沧海一声笑》等经典电影歌曲引发全场大合唱,声浪穿透夜色,仿佛带观众穿越流金岁月。
而随之而来的飞鱼乐队以《背对背拥抱》《外面的世界》等轻快节奏带动气氛;关关的《菊花台》《那些年》唤醒不同年龄段的青春记忆;周一演绎的《笼》《红色高跟鞋》等近年受欢迎的影视主题歌曲,贴近年轻群体喜好;小鱼儿的《滚滚红尘》《流光飞舞》尽显江湖柔情。
情感联结与文化激活
音乐会里的城市温度
“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文化魅力,真的太幸福了!”这是两场音乐会中,许多观众的共同心声。此次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的成功,不仅在于专业级的演出质量,更在于其精准触发了市民的情感共鸣。现场设置的互动环节,更让这份共鸣有了落地的载体:长春市福彩中心提供的刮刮乐奖品成为“惊喜彩蛋”,有奖问答环节热闹非凡;海马体照相馆的专业团队免费为观众拍摄纪念照,定格下音乐与笑容交织的瞬间。正如主持人所言:“精彩不止在舞台,更在你我之间。”

作为中国电影摇篮城市,长春拥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而“电影歌曲”这一大众最熟悉的形式,恰好成为激活城市电影基因的钥匙。从承载历史文脉的新民大街,到彰显现代都市活力的万象城,两场音乐会的场地选择,本身就是对城市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前者让观众在历史建筑中触摸城市过往,后者让人们在潮流地标里感受当下活力,二者共同构成长春“过去与未来对话”的文化图景,也让市民在参与中重新认知城市的文化身份。



当最后一首歌曲的余音渐散,观众们仍久久驻足。夜色中的长春,因音乐而温暖,因光影而璀璨,街头音乐会所点燃的文化热情,已渗入城市肌理。从经典老歌到电影金曲,从历史建筑到潮流地标,长春正以一场场开放、包容、充满温情的文化活动,书写着“电影摇篮城市”的当代篇章。而这,也正是电影节留给这座城市最珍贵的礼物:不仅要有照亮银幕的光,更要有温暖人心的歌。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侯丹/文 王强、吴东旭/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