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遇见“清新福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近年来,福建依托地缘与文化优势,奋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把优势转化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优势凸显,提升旅游吸引力
“目前,亚洲仍是主要客源地,美洲、欧洲等市场也稳步拓展。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前十大客源国的游客合计占外国游客的七成以上,客源版图仍在不断拓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福建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14.78万人次,同比增长91.3%;旅游花费24.57亿美元,同比增长78.1%。其中,外国游客104.25万人次,占比近半,福建的国际吸引力正持续增强。
今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新增福州至金边、河内等航线,国际航线增至21条,覆盖北美、东南亚等地。截至8月5日,福州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同比增长82%。
8月9日至11日,第十七届欧洲外交官研讨班一行到访泉州,来自21个欧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5名外交官开启文化之旅。在泉州古代海上贸易网络图前,克罗地亚外交官伊万·明塔斯说:“这些线条连接的不仅是港口,更是东西方文明的对话通道。”
双轮驱动,探索发展新路径
承接入境游客源的持续扩容,福建正以文化引领内驱和政策创新外驱,推动入境游从“便利到达”走向“深度体验”。
8月12日至13日,2025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交流活动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引擎”。会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震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总规划师宁志中等专家深入解读《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厦门大学教授林德荣等专家围绕山海资源联动和目的地建设充分讨论,为福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言献策,推动“以质量塑品牌”的文旅发展框架逐步形成。
福建持续加大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国际宣传,借助驻外机构和数字平台扩大影响。近期,闽派文艺出海陪伴下,“清新福建”走进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阿根廷、埃及、摩洛哥等地;同时,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多条入境精品线路,包括走进6个世遗之城的“世遗探秘之旅”,探访福州古厝、闽南古厝、客家土楼、鼓浪屿的“名村古厝之旅”“世界茶香之旅”等10条线路,让游客在武夷山茶园感受清香,在三坊七巷体会“夜市千灯照碧云”的韵味。
福建特别为海外侨胞回乡探亲设计“榕城侨韵·闽都根脉”等6条精品线路,串联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和古厝。
“我们成立了‘鹭路通·语你同行’入境游多语种志愿服务队,配备多语种‘城市向导’,为国际游客提供‘沟通零障碍,服务有温度’的厦门体验。”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美国“青年大使”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学员兴奋地试戴状元帽、体验“DIY麻糍”,称其为“最甜文化交流”。
突破瓶颈,打造文旅新名片
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7月29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调研座谈会,破解福建当前入境游存在的问题、堵点、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数据分析识别堵点,对标先进地区,精准施策;实化工作举措,从海外精准营销、服务便利化、产品供给到人才保障,多维度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性、积极性,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表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形势下做好入境旅游工作的重要性,全力以赴推动新形势下福建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8月7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会见马来西亚及东盟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代表时说:“希望海外乡亲讲好福建故事,汇聚侨心智力,助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交通互联也在加速:厦门至马尼拉航线首航,为东南亚提供新通道;口岸服务不断优化:酒店、景区和商圈增设多语种标识,多币支付与退税渠道更加便捷,厦门口岸还推出方言引导及实时调配通道比例,让游客感受到顺畅与贴心。
8月中旬,“你好!中国”亚洲旅行商中国行走进泉州,日本、韩国等6国36位旅行商踏访南少林、清源山、开元寺、洛阳桥和蟳埔村,在文物与民俗中梳理文化脉络,体验闽派风情,通过旅行商渠道将福建故事传播至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从问题导向到政策落地,再到市场联动,福建正通过“政策+市场+文化”协同,补短板、强优势,把入境游热度转化为长远竞争力。多方合力持续推进,深情八闽,“清新福建”正加速迈向世界知名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在全球文旅版图留下鲜明印记。(本报记者 黄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