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激活农村内生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土人才培养已成为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环。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扎根农村、熟悉农情,是传承农耕文明的“活字典”,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精准“选苗”,建立科学识别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乡土人才识别机制,是人才培育的首要环节。要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传统人才观,建立以实践能力、贡献程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实地看、群众评、业绩比”等多种方式,真正把那些有本事、有口碑的乡土人才选出来。要建立分层分类的乡土人才库,既要“接地气”,又要“有眼光”,准确掌握各类人才的特长、需求和动向,为精准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系统“育才”,创新培养模式方法。乡土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乡村重点产业,开展“菜单式”、“定制化”培训,培育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全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动培训资源下沉,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实行“现场教学、实操训练、跟踪指导”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乡土人才随时随地都能“充电赋能”。
科学“用人”,完善作用发挥平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育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价值最大化。要搭建多元化作用发挥平台,通过设立“专家工作站、技术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让乡土人才有舞台施展才华。鼓励他们领办合作社、创办企业,在产业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推动实现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当越来越多的“土专家”脱颖而出,当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大显身手,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必将更加强劲,广袤农村必将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人民政府 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