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味需求改变科特迪瓦巧克力工厂
美国威尔逊中心网站3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与巧克力工厂 副题:全世界40%的可可豆产自科特迪瓦,今年2月中国在那里开设了规模最大的可可加工厂 尽管巧克力早就传入中国,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产崛起并将其视为现代、精致与财富的象征,巧克力才开始流行。近年来,与西方一样,中国消费者开始因健康认知而青睐巧克力。看到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欧美巧克力生产商纷纷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创新配方,例如融合花椒、榴梿等风味的独特口感组合。这种需求激增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可进口国之一,甚至超越欧美等传统市场。然而,全球可可供应量并未同步增长。
生产可可豆的可可树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对可可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不足、气候异常及黑果病等植物病害蔓延,降低了可可产量,导致价格飙升。西非一直是全球最理想的可可豆产区(占全球供应量的70%),而科特迪瓦始终是最大生产国,产量占西非总量的57%(约每年200万吨)。可可产业越来越成为科特迪瓦的经济支柱。
但科特迪瓦折射出全球可可产业的困境。由于对可可林再投资不足,农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可可供应危机已对生产商和消费者造成重大经济冲击。好时、亿滋等企业一直在艰难消化日益攀升的成本,科特迪瓦和加纳的非洲主要加工厂则因无力采购可可豆而被迫减产或停产。在供应链中断与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巧克力价格飙升。
与此同时,为满足国内市场的可可需求,中国正积极行动。2019年中方与科特迪瓦签署协议,在该国经济首都阿比让以及圣佩德罗市建设两座可可加工厂。每个工厂年加工终端巧克力产品可达5万吨,仓储能力更高达30万吨。其中由中企承建的阿比让工厂如今是该国最大的可可加工基地。
有意思的是,中国向科特迪瓦提供贷款建厂时,约定部分款项以可可豆偿还——两家工厂40%的产出将专供中国。若可可价格持续上涨,这种安排对中国将更为有利。
中国的巧克力故事印证了中国消费者对全球经济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迫使生产商调整产品,以满足中国人的口味。中企在非洲市场的投资,既为陷入困境的当地生产商提供了急需的资金,同时也锁定了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将日益增长的作用。(作者马克·格林,穆弈译)
-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将于9月16日至18日举行实时讯息
-
2025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海南白沙收官实时讯息
-
营销总看楼市“金九银十”|建发金茂·观宸营销负责人:置换需求仍在,“兑现力”决定楼市“金九银十”成色实时讯息
-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实时讯息
-
全红婵要开学了!9月13日入读暨南大学实时讯息
-
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常规赛开幕实时讯息
-
千年药香漫古道 一方展馆耀陇西 ——张掖展馆精彩亮相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实时讯息
-
e法耀陇原丨法槌与青草同频 祁连山脚下的法治与绿色交响共进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