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捐肝救妻 如今喜获“千金”
早报曾报道过的同“肝”共苦夫妻王小明、丽丽术后两年来恢复良好 近日迎来小女儿出生

9月5日,阳光格外暖人。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病房里,洋溢着喜悦与感动。王小明(化名)小心翼翼地抱起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妻子丽丽气色红润,依偎在丈夫身旁,一旁的大女儿正逗弄着妹妹。这幅幸福美满的“全家福”,让蔡金贞和他的团队成员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谁曾想,这幅寻常人家的温馨画面,对于王小明一家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梦想的实现,源于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和一份沉甸甸的爱的诺言。

王小明、丽丽夫妇喜获“千金”。
同“肝”共苦不离不弃
时间回溯至2022年。丽丽身患重疾,生命垂危,唯一的生路是肝移植。面对高昂的等待成本和渺茫的希望,丈夫王小明没有一丝犹豫,“用我的肝吧,切多少都行。”

早报报道王小明捐肝救妻版面截图。
2022年12月,他们满怀希望来到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青大附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脏病中心主任蔡金贞和团队被这对夫妻的深情所打动,迅速为他们进行了全面评估。幸运的是,配型异常顺利,医学审查全部通过。2023年1月31日,夫妻二人先后被推入手术室。长达十数小时的手术后,丈夫48%的健康肝脏被成功移植妻子体内,赋予了丽丽第二次生命。术后康复的过程艰辛却充满希望。在ICU外的守候、在普通病房的精心照料、那寓意“一生一世”的11朵玫瑰……
青岛早报曾以《捐肝救妻!未来的路,我与你同“肝”共苦》《她带着“新肝”回到家人身边》《同“肝”共苦!这对夫妻出院啦》为题,对王小明捐肝救妻的事迹进行连续报道,感动了无数市民,社会各界的关爱也纷至沓来。2023年3月7日,经过蔡金贞团队35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夫妻二人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携手康复出院,开始了真正的“同肝共苦”新生活。2023年7月,青岛早报帮王小明夫妇圆了在“第二故乡”拍婚纱照的梦想。
移植术后喜获新生命
新生,意味着生命的延续,也意味着新生命的孕育。
出院后,王小明和丽丽严格遵守医嘱,定期返回青大附院进行复查,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移植手术约两年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临——丽丽怀孕了。“当时第一反应是害怕!”丽丽回忆道,今年1月16日她因身体不适重回科室就诊,却意外得知已怀孕50多天,“这个孩子来得太突然,我们最担心的是怀孕会对我移植的肝、对我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之前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巨大的喜悦伴随着巨大的担忧,王小明夫妇第一时间联系了蔡金贞。“没问题,肯定可以要!”蔡金贞肯定的答复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与产科开启了无缝衔接的护航模式。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张慧为丽丽开启了为期10个月的“特别监护”。
“孕期调理,张慧主任付出了很多心血。”丽丽感激地说,“我每隔两个周就要跑一趟医院,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尤其是血红蛋白指标,一点都不敢大意。”在青大附院移植科和产科专家团队的共同精心照料下,丽丽的整个孕期虽有妊娠反应等挑战,但移植肝功能始终保持稳定,所有指标都被控制在理想范围内。8月8日,丽丽足月后顺利通过剖腹产手术,生下了一名重6斤1两的健康女婴。这个孩子不仅是王小明夫妇爱情的结晶,更是医学奇迹的见证,是这个家庭历经磨难后收到的最珍贵的生命礼物。
多学科协作护航缔造奇迹
从医学角度看,肝移植术后成功妊娠并分娩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与精心管理。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蔡金贞教授团队和产科团队为怀孕的丽丽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这类患者的孕期管理需要格外谨慎。”张慧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从确诊怀孕开始就制定了严密的监护方案。我们深知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张慧说,“每次为丽丽复查不仅是医疗监测,也是给予她信心的过程。我们和丽丽一样,都怀着期待又谨慎的心情,共同迎接这个生命的到来。”
产后一个月的复查结果显示,丽丽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完全正常,证明整个孕期的医疗管理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个案例不仅体现了医院器官移植技术水平的高度成熟,更展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卓越成效。
他们携手看遍山河美景
在丽丽重病之时,她和丈夫曾梦想着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这个梦想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无限期搁置。术后恢复的两年里,看着妻子身体一天天好转,状态愈发稳定,王小明暗自决定,一定要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护航下,王小明和丽丽的康复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术后恢复期间,他们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行之旅。“我们自驾去海南玩了两天。”王小明表示,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北京,他们登上了长城;在厦门,他们漫步海滨感受鹭岛的浪漫风情;在宁波,他们不仅欣赏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还特地看望了当地的病友。
“我们以自驾的方式出游,走一段时间就停下来欣赏沿途风景。”这种慢旅行方式既适合术后康复的身体状况,又能充分享受旅途中的美好。“以前她身体不好,出远门想都不敢想。现在我能紧紧牵着她的手,带她去看我们曾经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风景,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很幸福!”
延伸
积极参与器官捐献宣传 将经验分享给更多病友
经历过绝望,才更懂得希望的可贵;被爱拯救过,才更愿意将爱传递。随着新生命的到来,这个家庭对未来也有了新的规划和期待。“未来的打算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能快乐地成长。”丽丽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宝宝,“再就是将我们对抗病魔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病友,希望对他们能有所帮助和鼓励。”通过旅行中与各地病友的交流,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经验分享,王小明夫妇正在将这份爱与希望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王小明和丽丽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成为了全国肝移植患者群体中一盏给人希望的灯。许多面临同样困境、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病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他们。“经常会有人加我微信或者打电话来,问术后恢复要注意什么,问能不能怀孕,问心里害怕怎么办。”丽丽说,“每一次面对这些询问,我都会把自己的经历完整地告诉他们,并详细告知病友蔡院长团队是怎么帮我的,张主任是怎么为我保胎的。我就想用我的经历告诉他们,别怕,只要有专业的医疗保驾,有家人的支持,一切都有希望。”
王小明夫妇不仅分享经验,还积极参与器官捐献宣传公益活动。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示肝移植术后患者完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从饮食调理到运动康复,从用药注意事项到心理调适技巧,他们事无巨细地解答病友们的疑问。
如今,王小明和丽丽的生活已经重回正轨。每个月,他们仍然会回青大附院进行一次复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复查更像是“回娘家”。丽丽说:“每次来到青大附院,心里有一种说出来的感觉,跟回家了一样踏实,感觉这里的医生就跟自己的亲人一样。”
从丈夫割肝救妻的义无反顾,到医护团队创造生命奇迹的不懈努力,再到如今夫妻携手喜得千金、圆梦旅途并积极回馈病友,王小明和丽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奉献与生命韧性的完整叙事。丽丽抱着女儿,眼中含泪却笑容灿烂,“我的命是老公给的,是青大附院的众多医务人员帮我‘抢’回来的。现在我又一次当妈妈了,这辈子终身难忘。”
爱,是危难时刻的“我与你同肝共苦”,也是平凡岁月里的“我陪你细水长流”。这个曾经被阴霾笼罩的家庭,如今正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他们的故事仍在续写更温暖的篇章。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江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