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科技人员“与时间赛跑”抢救修复珍贵抗战史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00:50:00    

这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感光与纸质等多种材质档案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李玉虎团队完成修复的抗战期间白洋淀雁翎队战士集合出发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8月30日电(记者刘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伏击日军火车照片、白洋淀雁翎队战士集合出发照片、农村青年参加八路军照片……这是李玉虎和团队成员近年来成功抢救修复的又一批抗战史料。针对档案字迹褪变殆尽、模糊不清等问题,李玉虎团队完成“褪变档案字迹恢复与保护关键技术与实操工艺”等一批新成果,并运用于实践,使一件件珍贵的抗战文件恢复原貌。

年近七旬的李玉虎是陕西师范大学感光与纸质等多种材质档案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玉虎介绍,抗战史料存世已超过80年,且大多形成于战场之上、战火之中,导致档案严重褪色、字体扩散、字迹消失。

2004年以来,李玉虎和团队参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珍贵历史档案抢救性保护工作,共修复濒危纸质档案50多批、近16000件。

1942年,河北省肃宁县雪村附近发生了一场八路军反击侵华日军围剿的战斗。2024年4月,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迁移雪村战斗牺牲烈士遗骸过程中,发现一位无名烈士随身携带的一张年轻女性照片。经李玉虎团队显现加固,这张照片清晰展现出了这名女士的眼神、表情、发饰、服饰等原始风貌,为确定烈士身份、寻找烈士亲属提供了重要线索。

记者在陕西师范大学采访时看到,一些珍贵的抗战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纸质档案正在进行修复。据统计,李玉虎团队已修复重要历史照片、底片等超20万张。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收藏工作委员会成员龚靖波说,1938年成立的延安电影团,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员学习场景和白求恩大夫工作场景等极为珍贵的电影胶片,目前辗转收藏在国内相关机构。“国内外同时期的醋酸电影胶片大多严重酸化污染、扭曲变形。对于解决这一保护难题,李玉虎团队有成熟的技术与经验,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修复效果。”

李玉虎表示,恢复抗战档案原貌、保护真实历史,是档案保护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与时间赛跑,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完成更多珍贵抗战史料的修复,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