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荆州:以科创引领攀“高”向“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8:13:00    

驼鹿是什么?它是动物界珍稀物种。在企业界,它同样珍贵——“驼鹿”企业处于我省科创“新物种”企业中的最高等级。

近日,省科技厅发布2025年度湖北省入库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其中,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科创新物种“驼鹿”企业,成为荆州首家,也是全省仅有的6家之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推动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双升。截至目前,全市“新物种”企业达147家,居全省第四。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面镶嵌着数百张专利证书的“专利墙”,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这不仅是一面展示成就的荣誉墙,也是一扇透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窗口,更是我们立足行业、勇立潮头的底气所在。”江瀚新材技术总监阮少阳说。

作为全球功能性硅烷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江瀚新材全球市场占有率近20%,每2吨出口硅烷产品中就有1吨印着“江瀚制造”。

“目前公司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8项,含14个系列200多个产品。”阮少阳指着荣誉墙上的专利证书向记者介绍,这些专利已应用于高端汽车轮胎、动力电池、光伏太阳能等领域,产品实现替代进口,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

多年来,江瀚新材坚持自主创新,在高端汽车轮胎生产领域另辟蹊径,开发出固体含硫硅烷,实现从生产到应用全程零VOC排放。而正在推进的硅基前驱体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纯度,向光纤通讯、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延伸,为产业链安全提供保障。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创的主力军。近年来,荆州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创新平台提升等“六大工程”,持续培优锻强科技龙头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加速扩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荆州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蓄势赋能。

这几天,湖北达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以赴赶制一批发往山东等地的订单。

达雅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多糖类生物基新材料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造纸、纺织印染、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

从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的小作坊,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是关键动能。

“近5年,我们投入研发经费超5000万元。”公司董事长徐振明告诉记者,公司依托创新研发平台和优质人才资源,已获得21项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的多糖物质变性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融资难,一直是科技型企业向高而攀的重要瓶颈制约。

今年来,全市以“知识价值信用贷”等创新政策为抓手,用“数据画像”替代“传统担保”,真正实现“信用变真金、数据当资产”。

3天放款800万元,荆州市智翔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专利”腾飞。

智翔机械拥有38项专利,是一家专注于通用设备制造的“瞪羚”企业,因缺乏足值资产抵押,企业一度陷入融资难困境。

“知识价值信用贷”专项产品推出后,湖北银行荆州江汉支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结合企业经营能力评分与知识价值评分,系统精准生成800万元信用额度,并于3天内完成投放,将企业“沉睡专利”转变为“流动资本”。

以服务“23515”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纵深推进科创引领战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已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争取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100余项、资金3500多万元;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创新型产业集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一基地、六平台”获省级考核优秀等次;设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荆州引智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为1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信贷45亿元。

编辑: 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