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烟台市莱山区经典民间传说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6:11:00    

#山东#​#烟台#​#烟台莱山区#​#莱山区#​

一、逛荡河的传说

莱山区的逛荡河得名与八仙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曾游历荆山寺,在溪边柳树下饮酒赋诗。饮茶时,吕洞宾将茶叶倒入溪边,沾染仙气的柳树化为人形,自称“柳树人”,欲追随八仙成仙。三仙要求其行善万件以证道心,并借宝葫芦助其一夜栽柳千棵。柳树人以仙水浇灌,使沿岸柳树成荫,形成“逛荡河”。因“逛荡”在烟台方言中意为闲游,河流得名“逛荡河”,民间亦流传“逛荡逛荡”的口头禅。


二、金马山的传说

莱山区孔辛头村的金马山,传为玉皇大帝亲选的风水宝地。山中岩石留有马蹄印,称“马蹄石”。传说山内藏有金马母子,官兵贪心捕捉,用牛粪灌洞逼出小马驹,却因贪念反被金马母子逃脱,留下“得了金马驹还想他娘”的俗语。官兵首领宋将军悔悟后隐居,村庄得名“孔辛头”(原“空辛头”)。金马山现为省级文明村,以自然景观与传说闻名。


三、平顶山的传说

平顶山因镇压蛇妖而得名。古时蛇患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观音菩萨携白姑、黑姑、黄姑三弟子建塔镇妖。白姑塔与黑姑塔如期建成,黄姑因贪玩仅摊平山顶,未完成塔基,被罚化入山体,形成平顶山如孕妇盘坐的独特山形。现存残塔遗迹与镇压蛇妖的深井传说,为山名由来增添神秘色彩。


四、莱山由来的传说

莱山原名“来山”,据传八百年前一农夫耕地时突遇暴雨,次日发现凭空出现一座山(今马鞍山),地耙消失,惊呼“北面来了一山”,遂称“来山”。后因山上草木繁茂,加“艹”头得名“莱山”。考古发现汉代窑址及唐代寺庙(荆岩古寺、莱龙寺),佐证其历史渊源。


五、龙母庙会的传说

院格庄街道马格庄村的龙母庙会始于唐代,纪念“龙母太太”杜氏。传说杜氏诞下黑龙王,护佑百姓风调雨顺。庙会鼎盛时辐射千里,农历二月十五龙母诞辰日,数万人聚集祈福,集市贸易繁荣。庙会包含抬阁表演、戏曲、舞龙等民俗活动,近年逐步恢复,成为展示胶东文化的重要窗口。


六、朱雀山的传奇

1. 山名起源:朱雀山曾为海中孤峰,二郎神为救爱宠朱雀,挥鞭退海成山,残留贝壳印证沧海变迁。

2. 金清河之谜:河中金沙源自二郎神失落金磨石,淘金者代代不绝,却无人探得矿脉。

3. 红色鸽子洞:抗战时期,地下党员在喇叭山秘密洞穴(鸽子洞)藏匿文件、部署行动,成为革命历史见证。


七、驴蹄碗的传说

冶头村千金山下有一形似驴蹄的泉眼“驴蹄碗”,传为八仙张果老坐骑踏石成泉。兄弟二人逃荒至此,受仙人指引寻得金山,因贪心丧命,警示“适可而止”。泉水被奉为神泉,能治百病,滋养一方百姓。


八、岱王山与齐国仙风

岱王山虽仅高401米,却因“岱王石”“寿星石”得名,传为古神人居所。莱山区承袭齐国文化,兼具商业精神与道家仙风,民间传说中多见神仙踪迹,如八仙、黑虎禅师等,反映胶东文化的开放与灵性。


九、唐王东征与真定寺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途经莱山,遇黑虎挡道,得黑虎禅师相助凯旋,遂敕建真定寺。寺旁“会仙洞”传为黄帝与神仙议事之地,洞内石刻“饥餐松实挖葛填肚子,渴饮山泉舔露润喉肠”或为唐代遗迹。


十、戚继光与莱山月主祠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之父戚景通,曾拜谒莱山月主祠祈求护佑,凯旋后刻诗谢神。月主祠原为齐国八主祠之一,主祀月光菩萨,融合佛道信仰,体现莱山作为古代祭祀名山的地位。


以上传说均源自莱山区地方志、非遗档案及民间口述,涵盖神话、历史、民俗等多维度,展现了胶东文化的深厚底蕴。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