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水上交通 国常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9:11:00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研究《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2025-2035年)》。

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强化部门和地方协调联动,加强重要装备和关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监管救助工程项目,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黄骅港(海报新闻记者摄)

交通运输部:完善水上交通安全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

去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视频会,总结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专项行动成效,不断完善水上交通安全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当时,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开创水上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新局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在新领域新实践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健全领导有力、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机制;树立整体思维,把着力点放到监管优势的集成统筹上,有效整合水上安全监管信息、资源和力量,更好打通淤点堵点,推动治理体系协调统一;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以水上交通安全协同治理为纽带,保障水运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记者获悉,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海事管理机构以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水平为主线,建立重要安全信息通报处置清单、处置程序和信息化平台,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业务协同,完善水上新业态监管机制,有效提升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能力,为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就在近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召开2025年度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视频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部署二季度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一季度船舶碰撞导致的重大水上交通事故以及涉客船舶险情连续发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二季度汛期暑期、极端恶劣天气、商渔船碰撞等各类风险交织叠加,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防范任务艰巨繁重,安全监管面临更大考验。

会议强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扎实推进汛期暑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各项工作,全力防范化解水上交通领域各类风险。紧盯当前水上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集中力量消除引发事故的最直接隐患、解决防范事故的最关键问题,切实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会议还部署了清明假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

河北:扎实开展海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专项行动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去年12月,河北举行“以高水平海事安全护航河北向海图强”新闻发布会。记者注意到,在多元共治夯实“向海图强”安全根基方面,河北开展了“商渔共治”专项行动,与环渤海三省一市海事、渔政、中国海警北海分局联合签订《北部海区“商渔共治”合作协议》,全面深化联合防治;建立环渤海区域应急处置一体化机制,协同处置河北籍渔船在山东海域发生火灾险情(10人全部获救)等4起省外险情,全面保障海上安全形势稳定。

同时,扎实开展海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专项行动,与环渤海海事部门共同建立《环渤海区域特色事项清单》,开展海区协同治理;深化“渤西海事协同共治示范区”建设,实现区域海事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截至去年11月30日,常态化开展涉渔险情通报3次,收发水上交通安全信息518条,形成部门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海上监管新机制。

河北还推动建立省市两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三无船”整治、内河水域安全监管、海钓船安全治理等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重难点问题。积极推进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旅游船艇监管等13个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动态调整河北沿海交通安全风险清单,增强“双控”质效。截至去年11月30日,共排查安全隐患6000余起,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476起,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水上安全工作新格局。

据介绍,截至去年11月30日,河北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12.66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4位,其中唐山港以7.59亿吨稳居全球第2大港口地位。沿海港口煤炭下水量6.40亿吨,居全国首位;集装箱吞吐量39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23%,铁矿石吞吐量3.84亿吨,同比增长25.51%,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全年保障海上旅游船艇安全运营7.7万艘次,海上游客136.4万人出游,再创“历史最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