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法院:兼具“深融活”,奏响法治宣传“好声音”
“沙师弟快住手!没确认对方身份之前万万不可冲动……”“呆子,你遇到‘杀猪盘’了!”这是惠阳区人民法院(下称“惠阳法院”)推出的反诈皮影戏《白骨精三诈西游师徒》中的对白,随着小小皮影人偶的跳动,唐僧师徒的取经路与反诈知识碰撞出奇妙火花,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惠阳法院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自觉扛起“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以“深扎根、融资源、活创新”三维发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数据显示,惠阳法院去年以来累计发布、推转动态信息1200余条,开展普法活动43场次、法院开放日30余场,覆盖群众超7000人次,6则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优秀案例,法治宣传作品斩获14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深扎根,让法治教育见人走心
骄阳下,惠阳某小区架起巡回法庭,开发商与业主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对簿公堂,30余名居民自发围坐旁听。法槌敲响,随着法官深入浅出的释法析理,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庭审。”旁听业主感慨道。

去年以来,这样的巡回法庭已开展13次。“审判台就是最好的宣讲台。”惠阳法院审管办负责人谢蕙宇介绍,惠阳法院坚持“以案释法”,着力组建以青年法官、法官助理为主体的普法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竞赛评比活动,鼓励干警挖素材、勤参与,用心培育精品案例,将典型案例转化为鲜活教材。
去年以来,惠阳法院发布典型案例51篇,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媒体推转122篇次,6则案例、裁判文书先后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及全国、全省典型案例、优秀案例等。
作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惠阳法院深谙“法治教育要见人走心”的道理。惠阳法院每年列出“普法日历”,以深化“送法六进”活动为载体,通过把脉不同群体法治需求,带着精心准备的“普法锦囊”(防骗手册+企业风险指南+未成年人漫画册),在“六一”“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精准发力,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对应的“法治菜单”。

惠阳法院还注重普法工作“关口前移”,强化人民法庭对辖区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解纷力量的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主动对接司法行政机关、结对共建村,设立法官工作室,在产业园区设立全市首个“园区专班法官工作室”,以园区和乡镇需求为导向,定期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咨询服务,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去年以来,惠阳法院累计开展法治宣传、培训活动43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600余人次,足迹遍布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真正实现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1+1>2”的效果。
融资源,多方共绘治理“同心圆”
淡水墟的法治市集人头攒动,惠阳法院联合区妇联、区司法局摆出“法治小摊”,支起“法律套圈圈”,参与者每套中一个圈,就能解锁一个法律知识点。“家暴不是家务事”“投资谨防杀猪盘”等标语,随着彩色套圈飞向标靶,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这是惠阳法院积极联动各方,搭建“法院+”协作平台,让普法从“单兵作战”变为“多元共治”。
普法要从娃娃抓起。惠阳法院主动加强与区教育局、学校的密切合作,选派12名骨干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结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校学生特点和需求,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职业体验等普法活动15场,使法律在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普法要有响亮的品牌。惠阳法院联合区普法办打造“法庭+”品牌,与多家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定制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治游园等普法活动27场,以案说法、因案施教,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守法,这些普法活动内容丰富,既有针对性,又有法院特色,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惠阳法院紧紧围绕惠阳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定期到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和走访座谈,与区金融局共同签署《协同工作备忘录》,全市率先成立惠阳区金融调处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惠阳“吉他之乡”的产业特色,惠阳法院主动上门,与惠阳吉他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有了法院的专业指导,企业总算不用为难题发愁了。”惠阳吉他行业协会会长赵延亭称赞道。

“法院+”的融合效应正在释放能量,去年以来,惠阳法院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30余场,接待学校、企业、行政机关、代表委员等社会各界群众达1500余人,积极化解婚姻家庭、继承等矛盾纠纷403件,集约调处金融纠纷114件,纠纷前端实质化解6207件。
活创新,让普法宣传“潮”出圈
在全媒体的时代,如何让普法“破圈”?惠阳法院坚持“内容为王、形式为要”的普法理念,加强原创普法栏目、节目策划制作力度,探索皮影戏、MV、情景剧、微视频、动漫、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形式,努力打造主流价值观的高品质普法作品,让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惠及更广泛社会群体。

这种创新已形成品牌效应——《反诈皮影戏:白骨精三诈西游师徒》荣膺全国法院“金法槌奖”微视频类三等奖;短视频《别信他的“邪”》被“学习强国”、南方+等各级媒体转载;MV《奔跑在那调解的路上》展现基层法官调解日常......两年来打造7部普法作品,4部先后斩获14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被最高人民法院等平台刊播40余次,实现艺术价值与普法效果双赢。

除了短视频,惠阳法院积极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全方位传播司法正能量。去年以来,自媒体平台发布动态91条、推转1200余条,国家级、省级媒体推转141篇次,获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刊发报道13篇,参与《惠州法治时间》等普法节目28期,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将继续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锚定阵地建设、守正创新、协作共享三大维度,着力提升渗透力、传播力、感召力,推动法治文化真正融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惠阳法院副院长于海砚说。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刘秋璇
图片:惠阳法院提供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