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产业释放海量订单 济南抢占发展制高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8:44:00    

今年,由于DeepSeek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产业进入“质变临界点”。在开发领域,DeepSeek的开源模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热烈响应;在市场领域,DeepSeek重构了产业模式,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

“今年,我们感觉风口突然就来了!”连日来,记者采访济南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及机构,面对正在涌现的海量订单,产业链各环节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新型研发机构

以创新为核心,赋能产业发展

“去年年底,我们还在向用户普及算力和模型产品的价值,今年,客户已经主动找到我们,提出具体需求。”在济南高新区汉峪金谷的中移齐鲁创新院,该院负责人郑晓莉感慨道,“这种转变不仅是市场需求的增长,更是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作为山东省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移齐鲁创新院以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和数据要素为核心研发方向,致力于推动“数算智”全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布局。自成立以来,该院通过构建“模数算台用”人工智能全栈能力,打造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面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中移齐鲁创新院主动拥抱DeepSeek等前沿创新技术,对现有行业AI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升级。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全栈能力为基础,融合DeepSeek等开源模型能力,打造Maas平台、视频AI、数智人等标准化产品,形成“部署-训练-推理-应用”端到端解决方案。蛇年春节以来,已赋能全省党政、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800余项AI应用需求。

“客户主动找到我们的背后,是国产算力和模型技术逐步成熟的体现。”中移齐鲁创新院人工智能产创中心主任赵帅认为,随着DeepSeek技术路径证明国产芯片适配的可能性,国产算力的应用空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中国移动在济南、青岛部署的智算资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

2025年,中移齐鲁创新院谋划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升级,打造国产智算产业聚集地;深化政务、海洋、工业等领域大模型应用,建设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通过数据标注基地和数联网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山东打造国家级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龙头企业

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久前,浪潮云在水利部信息中心“上善”水利大模型开源框架上,打造全国首个生产级水利行业大模型簇——海若・上善水利大模型,树立起行业标杆。浪潮海若大模型是山东省首个获得备案的大模型产品,基于该大模型的智能体正在快速打开应用空间。

“2023年,我们启动了浪潮海若大模型的研发;当年12月,浪潮海若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正式上线开放服务。2025年,智能体已经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长点。”浪潮云副总经理李保政透露,DeepSeek问世后,最早部署的是政府部门,接着是高校、科研机构等前沿领域。到现在,很多组织用户发现,没有部署DeepSeek难以和产业链上下游“对话”,这进一步拉动了浪潮云的大模型相关订单。

面对呼啸而来的大模型时代,浪潮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2022年年底,在浪潮海若大模型启动研发之前,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一期的核心建筑为浪潮海若大模型工厂,现已完成部署,即将启用。当前,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快马加鞭推进,预计今年9月实现土建工程竣工,2026年投入使用。

就在今年3月19日,浪潮云正式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2025年,该公司将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

产业链上企业

抢抓业务跃迁机会

位于济南高新区的齐鲁软件园集聚了一批既深耕行业又有开发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园区的垂直大模型开发风生水起。

云鼎科技的“盘古”矿业大模型颠覆传统矿业开采;中维世纪的幼儿教育大模型帮助幼儿成长;乙盟信息的“天工开物”大模型打破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众阳健康的医疗健康大模型MsunGPT赋能智能医疗,护理智能体给护理工作带来革命性变化……大模型能力日新月异,正在重塑各行各业。

行业风口已至,小型企业也有机会。相较于提供标准化产品,成长型企业提供的AI服务更为深入和定制化。这几天,齐鲁软件园孵化企业——登远信息的总经理郝文嘉过得忙碌又充实,借着济南高新区组织辖区企业考察杭州“六小龙”的机会,他成功把其中一条“龙”发展成了合作伙伴。“我们在电力、安防、政企办公等领域有稳定的客户群,公司筹划引进合作伙伴的智能巡检技术,进行二次开发,预计产品很快能落地。”郝文嘉说。

DeepSeek迅速进入千行百业之时,安全挑战前所未有,保密业务应运而生。密码领域重点企业三未信安、中孚信息等企业深入研究密码技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中的融合应用,目前已形成系列成果,即将公开发布。

当前,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品类型持续丰富。数据显示,2024年,济南拥有各类大模型企业58家,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4.43亿元。齐鲁软件园作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集聚全市六成以上大模型企业,培育出浪潮海若大模型、云鼎矿山大模型等一批代表性产品。“当前,园区已形成龙头企业牵引、中型企业支撑、小企业积极寻求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一级高级主办傅瑞霞介绍,济南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这给行业大模型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园区的行业大模型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未来拥有相当大的潜力空间。

布局人工智能全产业时不我待,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济南正通过“1+5+8”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体系加速资源整合,将推动数据要素流通从“区域协同”迈向“跨域共建”,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语料支撑。

一场协同合作的人工智能产业“大合唱”正在济南上演。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韩霄鹏)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