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距精度不超过1毫米!国内转体吨位最重多向不对称斜拉桥转体成功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廖雪梅
记者3月8日从中建桥梁了解到,7日23:58,由在渝央企中建桥梁承建的陕西省西安市幸福路北延伸工程迎来重要节点——总重达4.8万吨的独塔斜拉桥主梁,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监测下,历经120分钟,逆时针旋转69.45°后到达指定位置,标志着国内转体重量最大的多向不对称斜拉桥实现成功转体,为项目主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3月7日23:58,国内转体重量最大的多向不对称斜拉桥在西安实现成功转体。 中建桥梁供图
幸福路北延伸工程是西安“七横十纵”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起华清东路,北至矿山路,全长1.51公里,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市政、生态、民生保障工程。
该项目主线需上跨陇海铁路下行线繁忙干线及浐灞站5股道,紧邻地铁8号线两条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区域管线密布,涉及光缆、铁路重要通讯电缆及燃气和热力管道迁改。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独塔斜拉桥转体重达4.8万吨,总长161.15米,梁宽34.3米,塔柱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塔,塔身内倾角80°,共布置9对斜拉索,具有转动角度大、转体梁不平衡悬臂长、多向不平衡配重难度大等特点。对此,中建桥梁幸福路北延伸项目总工程师刘传东表示:“此次转体过程需克服多重干扰因素,精度要求堪比‘穿针引线’。”
“此次转体重量达4.8万吨,刷新国内转体桥纪录。转体中斜拉桥两端头中轴线定距精度误差以毫米级计算,整体长度161.15米,在近10米高的上空旋转,定距精度不能超过1毫米,难度可想而知。”中建桥梁项目经理徐利洋说。
面对施工难题,项目团队用数字化技术为项目构建“智慧大脑”,用128天完成主塔封顶,30天完成挂索施工,实现项目高效建设。
记者了解到, 此次转体前,建设者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施工区域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BIM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参数化驱动技术,动态模拟施工推演,预判施工界面碰撞风险,生成4D施工进度模拟动画,为复杂环境下桥梁转体施工提供全要素数字化推演平台。
不仅如此,项目团队采用智能化牵引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实时监测转体角速度、线速度、实时空间位置等参数,在4台1000吨自动连续千斤顶的牵引下,实现毫米级定位。
幸福路北延伸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西安市东二环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开发和物流产业升级,对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