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让黄花校园“分外香”
4月15日,当晨光洒在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的操场上,一场以“全学科·全时空·全主体”为主题的阅读研讨活动拉开帷幕,这是黄花小学关乎阅读教育的创新探索,也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
当天上午,黄花小学书香萦绕。开幕式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戏剧《AI与心跳》成为焦点。“人的情感比AI更重要!”剧中男孩的呐喊让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台词都是从他们写的诗歌中摘取的。”据黄花小学德育副主任邱静旻介绍,表演灵感来源于学生们的日常诗歌创作,体现了阅读与创作的深度融合。

校方介绍,在黄花小学,阅读不再是单一学科的附属品,而是贯穿“全学科”的核心能力。学校通过“全科阅读”模式,将阅读与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深度融合,为学生构建立体化的学习场景。如在“重走长征路”特色课程中,学生通过诗歌创作理解历史背景,借助体育竞技体验长征艰辛,实现知识获取与精神传承的双重目标。

黄花小学的阅读教育突破了课堂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全时空”覆盖。学校在教学楼、走廊等公共区域设置了多个阅读角,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沉浸在书海中。“到哪里都有图书角,我们想看的时候基本都能找到。”六年级学生陶明希兴奋地说道。
“全主体”让阅读成为家校社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在以“如何深化全科阅读与诗教成果”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老师、家长、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学校将“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作为探索家校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共同阅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和孩子一起打卡后,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家长张燕燕真切地说道。
“‘三全育人’的实践体系能够激发学生成长动力,为阅读教育注入新能量。”越秀区永曜北小学书记潘俊青评价道,学校应不断创新全科阅读育人的方式,提升育人品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有温度有质量的阅读,认识自我,打下生命的底色。”
文、图 | 记者 崔文灿 实习生 叶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