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技术+政策”,遵义忙“耕”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39:00    

谷雨时节农耕忙。在广袤的黔北大地,农机轰鸣唤醒沉睡的沃土,农技课堂搬进生机勃勃的田垄。今年春耕季,遵义市以技术推广夯基础、以政策创新破瓶颈,在黔北大地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汇川区:春耕课堂培训忙 订单高粱产业旺

四月的汇川区生机盎然,在团泽镇上坪村的有机高粱种植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课堂”正在田间开讲。汇川区组织2025年高粱育苗移栽现场会,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政策解读等方式,为全区八镇一办农技干部和种植大户送来春耕“及时雨”。

“有机生产必须从种子开始把关。”在育苗田埂上,汇川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羽,向围拢的学员们演示拌种技巧,“采用大黄素甲醚进行有机拌种,既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能保障客户订单的品质要求。”

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30余名学员分组展开技能竞赛,施肥、起垄、覆膜、移栽等工序在标准化操作中一气呵成,农技人员现场点评指导,将规范操作要点具象呈现。

作为遵义白酒重要原料基地,汇川区构建“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四方联动机制,今年计划种植有机高粱7万亩,预计收储1.68万吨,带动7个镇街50个村居的1.35万余户农户增收。

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兴文介绍,企业已建立覆盖育苗、移栽、管护的全周期培训体系,通过农机专家上门指导的方式将技术规范送达田间地头。

“专家讲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门道。”种植大户王宗龙抹去额角汗珠,指着刚移栽的幼苗算起增收账,“按现在这长势,加上订单保护价,增收两成没问题。”

正安县:农机“焕新” 激发现代农业新动能

晨曦微露,走进正安县凯锐农机专业合作社,百余台套农机列阵待发,新购置的轮式拖拉机装配着北斗导航系统,红色机身与朝霞相映生辉。

“这台‘铁牛'享受了2.6万元补贴,耕地效率提升三成不说,还能精准记录作业数据。”合作社负责人唐昌贵轻抚驾驶室里的智能终端说到。

这个春天,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如及时春雨,润泽着黔北山乡的现代农业图景。

在之源茂汽车报废回收公司,工人们正对堆积如山的废旧农机进行拆解,切割枪溅起的火星犹如跳动的音符。

“政策实施以来,我们轮流到各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去收集,农户足不出镇就能完成报废手续。”公司负责人李泽勇指着标准化拆解车间介绍。

作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延伸配套,报废更新补贴既破解了“超期服役”农机安全隐患,又加速了农机装备迭代升级,形成“去旧换新”的良性循环。从“铁牛遍地走”到“云端农机手”,珍州大地上的春耕变奏曲,奏响的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音。

“2024年至今,正安累计报废老旧农机1000余台套,发放更新补贴98万元,受益农户1000余户;补贴购置农机新机具800余台套,受益农户750余户,补贴资金达100余万元。”正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管理股负责人王述海介绍到。

从汇川区有机高粱育苗基地到正安县智慧农机合作社,从专家指尖流淌的“种植经”到政策护航升级的“焕新机”,一幅副科技赋能、政策添力的春耕长卷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遵义市春播总面积已达602.73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28万亩。


记者:张亚 汇川融媒 罗永红 毛艺 正安融媒 陈颖 王颖

编辑:甘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