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下足“绣花功”化解“千千结”
时值春耕,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上蔡村村民老林蹲在田埂旁,看着郁郁葱葱的芭乐树,长舒了一口气:“多亏了那通电话,不然今年的收成怕是泡汤了。”两个月前,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因为租赁纠纷迟迟不能耕作,如今在他的打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片绿,是漳州市长泰区综治中心办理96111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诉求件,实现矛盾纠纷“一个号、一地跑、一站解”的鲜活注脚。

漳州市长泰区综治中心(资料图片)
一次屋檐下的交谈
2月21日,漳州96111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电话响起。电话一端,村民老林焦急的声音传来:“我租的地没法种,上一任承包户的作物还没清!”原来,他向本村村民蔡某租赁了一片土地,计划种植芭乐,但因前任承包者未履约清理作物,导致他无法开种。芭乐的种植季节已经开始,土地还没交付,他只能干着急。
长泰区综治中心接到流转下来的诉求件后,经研判,及时流转属地岩溪镇综治中心受理,岩溪镇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了老林,调解员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联合村干部实地勘察。经核查,老林和蔡某在2024年12月已经达成协议,但前一任承包者陈某因为种植的玉米长势不好,卖不出好价钱,迟迟不愿意将玉米清理卖出,双方多次沟通未果。
“双方都有难处,我们站在村民的角度上都能理解,在调解上要讲法也要讲情。”岩溪镇综治信访办主任廖炜林和专职调解员把双方叫到村里的调解室,经过3小时“屋檐下的谈话”,最终,陈某承诺3天内完成清理,镇综治中心同步监督履约。
5天后,土地顺利移交,老林的树苗如期入土。
一张方桌、几把圆凳、一壶热茶……傍晚时分,在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的古榕树下,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大小事。
“无论是村里路灯的安装,还是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我们都会通过‘厝边议事’来议一议。”在林溪村村民林老伯看来,“厝边议事”并不是什么正式的会议,它更像是邻里间的一场家常闲聊,却总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很多矛盾纠纷,其实只是赌一口气,如果不尽早介入,小事也会慢慢拖成大事,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长泰区综治中心主任戴小燕说,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同时注重将矛盾化解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着眼“榕树下、屋檐下、星空下”的“三下”工作法,积极引导调解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夜间坐访等形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在熟悉的环境里,村民们更易敞开心扉,解开心结。
省委政法委提出今年底基本实现省、市、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标,长泰区在漳州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区、乡两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初步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

长泰区坂里乡新春村连心廊(资料图片)
一剂对症的“良药”
化解纠纷,需要场所的硬性条件,更需要“软件”的强力支撑。
赖鹏华是长泰区综治中心安商护企工作室调解员,也是区级金牌调解员,这块金牌如何得来?仅2024年,赖鹏华就累计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等纠纷问题480余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赖鹏华说:“我只想为老百姓多做一点实事。”
走进长泰经济开发区的达轩盛工贸制品有限公司,一派热闹的建筑场景,时隔两年后,这里重新开工。
两年前,达轩盛工贸从厦门迁移到长泰,通过法拍接手了开发区近70亩的闲置厂房及土地,与当地老牌企业华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隔坡相望”的邻居,双方之间有一堵挡土墙。
然而,在动工建设前,由于连续40来天的降雨,原本陈旧的挡土墙突然发生局部塌方。
这堵墙该由谁来承担修缮费用?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步,项目由此停滞。
“大家开办企业,都是希望能够和气生财,大家都是邻居,有生产才有效益,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为了化解矛盾,赖鹏华叫上了双方企业代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当事人都很信任我。”赖鹏华告诉记者。有着数十年调解经验的赖鹏华,对于涉企的矛盾纠纷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企业最关心什么?最看重什么?他善于抓住矛盾的重点,通过叙情叙法,给当事双方开出“良药”。
最终,经过不下10次的调解工作,算细账、讲政策、谈长远,这场纠纷在2年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4年4月,高20米、长150米的挡土墙终于新建,当月,达轩盛项目正式动工。到了今天,达轩盛7层高的科研综合楼已顺利封顶,厂房预计5月底完成主体建设,原先在厦门的2家工厂将整体搬迁至新厂区,年底前即可投产。而在百米开外的华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
在长泰,像赖鹏华这样的调解能手共有74名,涵盖了退休法官、检察官、民警及基层优秀调解员等,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经验,辨证施治,巧解纠纷。今年3月份,长泰区综治中心借助电信的天翼云算力资源,率先引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长泰区第75名调解能手——DeepSeek调解助手,让乡村恩怨纷争的化解迈入数智化新时代。
矛盾的成功化解,离不开各部门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通过法院、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多方合力,在矛盾发生的前端、过程、处理上形成闭环,发挥‘主动防火’功能,让矛盾化解更进一步。”长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林源滨说,通过“日常摸排+专项攻坚+重点时期预警”的排查机制,动态发出预警函、建议函等,倒逼责任单位依法履职,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针对长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分散,区综治中心成立安商护企工作专班,创新“三同齐护企,事业更有底”安商护企机制,牵头完善欠薪预警机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涉稳处置机制等,让企业、群众自主“点单”,通过“平安漳州e家”线上预约,选择调解专家,解决他们的矛盾诉求。
“群众受益就会参与,群众参与就可持续。接下来,我区综治中心将落细落深落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建好场所,让群众知道来;达到效果,让群众愿意来,真正让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长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丽坤告诉记者。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