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的风筝记忆丨张树坤:风筝的回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28:00    

儿时,新年放完鞭炮后,闲来无事,我便跟着大孩子去看放风筝。有时候帮着抬抬风筝,顺顺风筝尾巴,偶尔还能牵牵风筝线,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是风筝主人的莫大恩赐。在风筝线上套一个小草圈,草圈在风的吹拂下,铮铮作响,顺着线飞向高空的风筝,那歌声在我听来,是世间最美的旋律。我高兴地拍拍巴掌,跳起欢快的舞步,尽管正月的风还带着寒凉,但破棉袄底下的心却激动得热乎乎、突突直跳。我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风筝,亲手把它放飞得很高很高,引来一大群小朋友,牵着它在旷野上一起奔跑。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结伴去邻居同学家玩耍,发现他炕上闲置着一个放风筝的线轴。我突发奇想,何不扎一个风筝,用他的线来放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高兴得不得了。

我们找来荻秆,一劈为二,得到八根等长的荻秆,扎成两个正方形,再叠成八角相等的形状。中间加两根垂直到达两顶角的中分荻秆,每一个相交接处都用线牢牢绑定。然后糊上纸,拴好三根底芯,中心一根长,两肩各一根等长的,风筝的主体就做好了,当地人给这种风筝取名叫“八卦”。放飞时,要在八卦下方拴上尾巴来保持平衡,尾巴有两种拴法,一是拴在中心底芯正下方的角上,一是从中心底芯正下方角的两个邻角上引出等长的两根线,两线中间用荻秆等距离撑开,既美观又实用。两线末端打结处拴上尾巴,尾巴大都用书纸剪成一缕缕缨穗状,风一吹,缨穗飘飞,宛如乳燕的剪尾。八卦风筝飞到天上去,圆圆胖胖的脑袋,似有若无的尾巴上身,雁行飘飞的尾巴,很美。倘若绑上两个苇管制作的简易哨子,风筝还会在天空中吹笛唱歌,格外抒情。

吃完年糕,到了灯节左右,迎着初春渐趋均匀的寒风,我们便可以放风筝了。约上几个小伙伴,抬着风筝,奔向田野。放一段线,一人牵着线轴,一人举起风筝,周围奔走着助阵的小朋友。喊个“一二”,举风筝的向上用力一送,牵线的逆风飞跑,风筝就一个劲儿地钻向天空。有时候牵线的一停脚,风筝就拽晃着屁股掉下来,这是风轻尾巴重了,需解下几穗尾巴,试探几次,风筝才能在高空稳住。倘若风力渐增,风筝在空中左右窜动抑或栽跟头,需将线套在腋下,向风筝跑去,降服它下来,加几穗尾巴,再重新放风筝,才稳妥。

东风乍吹,春服初成,沿河看柳,草色遥望,天上风筝渐渐多了起来。乡间扎风筝的艺人每年这个时候都到村口来卖,刘海、蝴蝶居多,一律竹骨纸糊。刘海风筝画的图案都是一样的美女,蝴蝶也是美女,只是多长着两个翅膀,两三毛钱一个。有一年,我买的蝴蝶风筝放破了,母亲重新糊好,用胭脂画上一个极鲜艳美丽的花蝴蝶。蝴蝶弯弯的触须、炯炯的眼神、艳丽的翅膀,神采奕奕,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围观和赞美。

我清楚记得扎第一个风筝时的情景,糊风筝的纸是我到生产队的场院边捡拾的一个还算完好的“六六六农药粉”外包装袋,袋子是淡淡的暗红色绵性牛皮纸做的,韧性十足。风筝从高空一头栽到地上,那纸也不会撞破。风筝尾巴穗是用玉米棒子内皮扎束做成的。尽管简陋,但它却是我平生所有风筝中的精品,飞得极高,上完小学它还完好无损。看看现在孩子们买的宣纸绸绢制造的豪华风筝,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海里游的八带乌贼、鲨鱼海豚;天上飞的飞龙彩凤、蝴蝶鹞鹰;地上走的美人猛虎、熊猫蜈蚣。各具形态,栩栩如生,我心底既羡慕又汗颜。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杨柳醉烟。夕阳黄昏时分,我斟满一杯烈酒,烫热后一手端起酒杯,一手取出喜欢下酒的老咸鱼。呷一口酒,掰一块咸鱼填到嘴里,痴情地凝望着窗外蓝天白云间晃动的风筝,咀嚼着岁月往事的味道。不一会儿,烈酒烧红了儿时的记忆,热热地泛起在我老泪婆娑的两颊。孩童时,母亲寻一根高粱秆,拿一根短线拴上一个纸片子,举到我的小手里说:“放风筝去。”我高兴地举起风筝,在院子里乱跑。如今,母亲、蝴蝶风筝,还有拥有线轴的那个同学,都已成了记忆。我披一头白发,深情地遥望着云天中的风筝,祈祷期待孩子们能够扎制出最精美的风筝。风筝为船,彩云为帆,新月为舟;楫翼奋展,情系大地,志存高远;乘风破浪,代代相传;放飞理想,逐梦飞天;鸢飞四海,挥彩蓝天;谊联五洲,横绝星汉。

(作者:潍坊诸城市龙城中学 张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