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让进门到订单不断!看管道疏通女师傅如何“疏通”职业偏见|封面头条
五一劳动节第一天,易休姐已早早出门,小小个子的她拉着足有十几斤重的工具箱穿梭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之中,和往常一样开启一天的工作。
近50岁的易休姐是一名疏通下水道的女师傅,日以继夜地与管道污垢打交道。而这份不怎么“体面”的工作还让她常常面对“女师傅能做好吗?”的各种质疑。倔强的易休姐却不局限于职业的禁锢,反而因对技术的钻研,将每一次故障的修复变成对“规则”的温柔颠覆。10年来,从起初的不让进门到现在不愁订单,她用手上这套沉甸甸的工具养活着一家人。

干完活的易休姐露出笑容
4月18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为像易休姐这样的从业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易休姐通过自媒体让这个行业被更多人认知,不仅有十几个徒弟,更带动00后儿子、儿媳一起加入到工作团队中。如今,她还“画”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蓝图:“不能只埋头干活,扩大业务走出成都才是本事。”
下水道被疏通的声音是天下最美的声音
早上八点半,易休姐在地铁上颠簸了一个小时后,准时到达温江区万盛站,这里一家住户在假期前就跟她约好了时间,等着这位“管道医生”上门看诊。
五一期间,易休姐的订单排到了第三天,节假日的她也随叫随到,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会叫徒弟顶上。
到客户家时,易休姐只是简单询问了情况,又在厨房仔细查看一番后,发现厨房管道因装修被改造过,问题比较棘手。她便从工箱中掏出电钻,戴上探照灯、橡胶手套,弯腰跪在地上就开始干活。只见她熟练地将弹簧疏通器一次次探入管道,时而调整角度,时而变换力度。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反复尝试,随着“哗啦”一声响,淤积的污水终于顺畅流走。
“你听!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每当清理完污秽,管道畅通的那一刻,易休姐才得以松一口气,这也是她最开心的时刻。临走时,住户还称赞她,小区物业都通不了的下水道,易休姐打通了。
一上午解决了3家住户的问题,紧凑的工作之余易休姐还能接到预约电话,这一天都被排得满满当当。“他们要么通过抖音、小红书看到我,然后跟我联系,要么就是客户相互推荐的”。因为易休姐的收费很实在,简单的疏通她只要130元一次,远的地方可能会加价20-50元。

拉着工具箱的易休姐前往下一家住户
“干最脏的活,但我是一个爱干净的人”
易休姐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份“脏、累、难”Buff叠满的工作?将时间拉回到10年前,她和丈夫经营的辣椒生意每况愈下,而家中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却像无形的重担压在肩头。在生活的十字路口,这位果敢的中年妇女才决定换个行当闯一闯。
刚好家里有人从事疏通下水道的工作,但易休姐还是考虑了许久才鼓起勇气悄悄跑去亲戚那里学技术。“半年后,我清楚记得2015年3月5日那天,我告诉了家人要去疏通下水道,当时她们都觉得丢人,但谁都拦不住我。”易休姐说。
虽然没人支持,但易休姐一个人的“小作坊”还是顺利开业了,起初她用最“笨”的办法开拓客源——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成小广告,一层层爬楼梯,从一楼到顶楼反复上下,在小区里挨家挨户张贴。然而这条“歪”路并没有走通,易休姐不仅被罚了款,以为能获得的客源和渠道也没有找到。
后来,易休姐开始各处发自己的名片,分散四处的广告才开始慢慢起了效果。“只要有单子,我都会全力以赴,大年初一也在加班。”她记得自己最忙的那几年,是疫情期间大家都不能出门的时刻,很多人的家里厕所堵了、厨房堵了,易休姐就会出现,通宵工作都是常有的事情。
“第一次一单挣了超过800元,是给一家火锅店通下水道。”易姐描述当时的场面,地下室油污混着残渣哗地涌出来,一般人都接受不了。完工时,她的衣裤早已被污水浸透,可心里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痛快。“这活儿吧,明明有时候觉得恶心,可偏偏又跟强迫症似的,非得把它治通畅不可。钱可以不要,但问题总得有人解决不是?”易休姐说。
干着这些“最脏”的活,但易休姐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她总会在完工之后把现场打扫干净,再默默离开。

易休姐正在疏通下水道
女师傅和男师傅,没什么区别
“男师傅都搞不定,你一个女人能行?”“别白费功夫了,赶紧走吧!”——工作之初的质疑声,易休姐早已习以为常,有时候甚至有客户连门都不让她进。
因为在传统认知里,疏通下水道这份工作似乎更适合男师傅——要使用沉重的机械化工具,并应付各种刁钻的管道堵塞,但易休姐并不认为自己和男师傅有何不同。她用十年时间打破了这种偏见,用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证明了女性的实力。
她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技术,虽然每次橡胶手套沾满油污,但手指还能精准地感知弹簧疏通器在管道里的每一次颤动,污水溅到身上是常事。“最磨人的是那些顽固的堵塞——弹簧钻头在弯道里卡住,得变换七八个角度才能突破。”易休姐形容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堵塞物,就像跟人捉迷藏一样,得用经验、耐心和巧劲慢慢较劲。
“我的优势可能就是诚实吧,绝不会把小问题说成大毛病来加钱。”易休姐在这行站稳脚跟,靠的是细心也是口碑,特别让独居女孩们安心的是,这位大姐上门服务时总带着让人踏实的气场,很多外地的女孩给她留言,希望易休姐能去到自己所在的城市。
这些年来,易休姐收获的不仅是报酬,还有温暖的瞬间。“现在很多客户会特意煮好饭菜等我,还会很善意地和我聊天,虽然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这些温暖足以让我坚持下去。”易休姐说。
一套工具养活一家人,走出成都才算本事
十年时间,易休姐不仅积累了一批客户,更把生意做到了线上。如今她最操心的不再是订单数量,而是如何精进技术、提升服务品质。
“每次干活都是给自己铺路,必须做到尽善尽美。”这位初中没毕业的“管道医生”还把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抖音、小红书、淘宝账号都是自己打理。从最初对着镜头的羞涩,到现在娴熟拍摄工作日常,她说:“这些平台不仅能接单,更让我找到了成就感和快乐。”
生意步入正轨的易休姐,更带动00后的儿子、儿媳一起加入到工作团队中。易休姐说:“现在平均每天收入上百元,生意好的时候月入过万不是问题,一套工具就能养活一家人。”

易休姐带动00后的儿子、儿媳加入到工作团队中。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23万亿元,以家政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逐步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引擎和扩大内需的新动能。4月18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也为家政服务从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从当初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现在带着家里人一起,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易休姐手中的工具,在钢铁森林中凿出光的形状,她的勇气从不因为性别而变得更轻,脚下的路却不断变宽。
她还时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干一行爱一行,不能光埋头干活,也要对未来充满期待。如今易休姐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在成都逐渐站稳脚跟的她,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业务做到外地去,她说这才叫有本事。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姚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