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务+金融”激发上合示范区发展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0:41:00    

海报新闻记者 刘娇 报道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金融赋能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上合示范区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98家各类金融机构共聚一堂,抢抓上合示范区建设机遇,推动产融深度结合,助力“国之重任”加快发展。会上,上合示范区“金融管家”团队正式成立,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同步启动,一批金融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为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金融赋能: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有力抓手

上合示范区在实施推进过程中,高度重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业开放和金融服务支撑,深入推进上合国际资本港、上合创投风投基地建设,先后引进山东港信期货公司、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山东高速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75家,落户中俄能源基金、量谷私募基金,落地青岛首只QDLP基金。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加大对上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一期工程”等25个项目先后获得融资支持71.6亿元。揭牌设立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与上合组织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041.6亿元,增长2.3倍。

山东省商务厅上合示范区服务协调处处长贾善和说,近年来上合示范区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丰富创新投融资工具,积极参与多双边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更加多元、包容、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本要素集聚、金融产品创新、跨境结算通道搭建等举措,凝聚起了服务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的金融合力。

金融管家:打造金融服务新高地的积极尝试

上合示范区“金融管家”团队的成立,是山东在金融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作为全省首个省级金融辅导专家团队,依托银行、保险、证券、期货、高校等7类机构,汇聚了“山东省级+青岛市级+上合示范区”三级金融专业人员,通过常态化对接、专项对接、“金融问诊”“金融巡诊”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在跨境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

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行长梁玉礼介绍:“我们针对上合示范区创新推出了‘上合·银关通’‘科企初创贷’‘园区运营贷’等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助力。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好‘金融管家’职能,持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创新数字赋能、凝聚发展优势,助力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商务+金融”:助力企业开放发展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商务厅与省委金融办紧密合作,高效能深化实施“商务+金融”机制,汇聚商务与金融政策合力,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高效率综合化金融服务,为山东企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商务领域投放资金达7184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其中,“鲁贸贷”“关税保”“齐鲁进口贷”等政策惠及外贸企业4686家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1.87亿元,带动企业进出口791亿元。

山东很多企业都是“商务+金融”机制的受益者。山东欧标专注于智慧水利和智慧农业,2024年2月中标了内蒙古地下水超采项目,标的额达1.14亿元,面对项目启动资金压力,华夏银行及时送上了700万元的金融支持。为了支持欧标建立数字化工厂,中国银行给企业放贷1000万元,更重要的是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欧标总经理董光银表示:“我们每年在研发端的投入增加、在市场端的业务拓展,得益于山东省商务厅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帮助,我们的产品和方案得到了同行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在山东威海,山东润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同样也有深刻的获得感。2024年,这家企业的年进出口额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0%。山东润泽董事长秦维涛感慨道,“对于我们这样的冷链物流行业,资金链的稳定至关重要,山东省商务厅在山东润泽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护航者’的角色,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还积极组织山东润泽参加国际展洽活动,开拓国际市场。”

近期山东省商务厅组织了一系列“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省商务厅党组书记王磊多次表示,省商务厅将通过开展金融赋能行动,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提质效,确保完成“促进外贸稳量提质”的目标任务。

金融赋能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是“商务+金融”机制支持功能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山东省商务厅与省委金融办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政策协同、工作协作、服务协调。未来随着“商务+金融”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山东省将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