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0家医院成立免陪照护联盟,香港护士首次获表彰
5月10日,第七届广东省护理科学艺术大会在广东科学馆举行。大会以“健行国策,全民康护,护理赋能”为主题,聚焦“免陪照护”和“体重健康管理年”两大核心议题。会上,广东省110家医院宣布成立“免陪照护医院联盟”,同时首次对香港护理工作者进行表彰,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的深化成果。

为“名医护士工作室”授牌
免陪照护联盟:破解陪护难题,推动服务标准化
会上,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全省110家医院成立了免陪照护医院联盟,旨在通过专业化照护服务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联盟将全面落实《广东省免陪照护标准病房(医院)建设规范》,推动服务流程、质量评价及人才培养全链条标准化。”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宋慧娟表示,联盟致力于消除传统陪护痛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医疗回归本质。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院长程文海代表20家医教融合护理人才教育联盟发布行动倡议,提出从2025年起,联合培养具有健康照护学专业内涵的护理中职中专、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提升医养照护人才专业化程度,扩大就业渠道,满足群众多样化照护服务需求。牵头成立健康照护学专业联盟,推动院校专业教育标准化建设,建立“六个统一”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全国性职业认证体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政府部门要求,统一培训和考核认证,颁发相关证书,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职业晋升通道。他也呼吁,全省医疗机构设立照护师岗位,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为香港护士人士授予广东省护士协会“名誉会长”称号
首届香港护士获殊荣,粤港合作赋能基层急救
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背景下,11名香港护理工作者获广东省护士协会表彰。香港卫生护理专业人员协会杨蝉香、崔绍汉获“名誉会长”称号;来自香港港怡医院的何国威、威尔斯医院的劳伟杰、博爱医院的黄伟文等9名人士获得广东省护士协会名誉会员的称号。另有10人获颁“南粤香港好护士”荣誉。
据记者了解,香港护理工作者自2017年起参与“粤港急救技能进基层”项目,深入广东18个地级市43家医疗机构,培训基层医护心肺复苏、气道异物处理等技能,项目获评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示范项目”。香港卫生护理专业人员协会副会长杨婵香说,2017年启动的“南粤天使之粤港急救技能进基层免费教育项目”,通过创新师资联动、课程设计和考核体系,培训众多基层医护人员,荣获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示范项目”。她肯定了穗港护理协同发展成果,同时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粤港护理协作,助力大湾区医疗高质量发展。

为“南粤香港好护士”授牌
据悉,从2005年开始,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重症、老年、院感、糖尿病护理的四大专科领域,37名优秀护士,10多位香港护理专家牵手粤港合作,首批专科护士培养,拉开了广东省专科护士培养的序幕。
香港敞开医院和临床的大门,迎接如饥似渴的广东护理学子。护士们也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香江这片热土上。广东护士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香港护士的人文素养,感受到了香港护理人的精细、科学。其实,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科学的严谨,艺术的温度,心灵的纯净,不管何时何地都是一样的。

患者讲述护士的价值
护理价值再定义:从“配角”到健康管理核心
在“医生眼中的护士,患者眼中的护士”环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廖新波从医生的视角阐述了护士在健康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他指出,护士在疾病预防、病情监测、患者康复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三名护士:主持人白恬、外科护士长夏振兰、护士韩金玲,以及广医三院曾经收治的一名患者刘厚泽先生,共同分享了“从维修工到组装工程师”的感悟。
刘先生因2008年从高处坠落导致留下了排尿排便问题,2023年来到广医三院治疗自己的压疮问题,却意外惊喜地在护士长夏振兰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成功解决了多年两便问题的困扰。他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从基础护理到全面健康管理的全方位付出,让大家从患者角度深入了解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合唱护士之歌
未来展望:55个“名医护士工作室”引领创新
2025年,广东省护士协会遴选出55个优质护理门诊个人及团队,授予“名医护士工作室”称号并予以表彰。此次获得授牌的55个团队及个人来自12个专科,涵盖中医护理、新生儿照护、儿童慢病管理、助产士、康复护理、腹膜透析护理等多个领域。
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彭刚艺表示,55个工作室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护理科研创新,鼓励护理人员开展科研项目,探索护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更多专科护理骨干;同时,凭借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全方位助力护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免陪照护模式的推广、大湾区护理人才共育及专业化升级,广东正探索以护理为核心驱动力的医疗改革新路径,为全民健康注入更多温暖与科学力量。
文| 记者 张华
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