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万元降至5万元,山东首批人工耳蜗集采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4 16:12:00    

  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40款国家集采人工耳蜗类中选医用耗材在山东省药械交易平台挂网交易,单套产品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左右。3月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药械交易部二级调研员刘晓英,了解山东首批人工耳蜗集采落地背后的故事。

  据悉,去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量共1.1万余套,共有5家企业中选,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能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首次进入中选范围。

  今年2月24日,山东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自2025年3月3日起正式执行。

  刘晓英介绍,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随即筹备相关工作,“利用一周时间,与技术人员共同梳理产品信息,与企业沟通产品信息细节,据以调整挂网价格,导入需求量及协议模板,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我国,听力言语障碍人群在残疾人群中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对于先天性神经性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而言,植入人工耳蜗是解决因聋致哑问题的主要措施。

  曾经因为价格高不可攀的人工耳蜗,而今通过集采 “飞入寻常百姓家”。刘晓英表示,全国各地相继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本次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采的单套产品平均降幅达到75%左右。

  她说:“耗材集采选品通常遵循临床使用量大、价值高的原则,重点关注民生相关产品。人工耳蜗作为高值医用耗材,如今被纳入集采并落地执行,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她还介绍,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山东省医保局的指导下,严格落实集采政策,积极推动集采产品落地,2024年新落地执行集采(含接续)药品就达160种,医用耗材13种,落地品种交易金额39.75亿元,节约医疗费用约37.68亿元,进一步降低群众医疗费用,维护医保资金安全。(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