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大家许海刚办画展,展出近两百幅作品和大量写生手账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王源新

许海刚作品,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的《亮宝节上的人们》

许海刚(右二)和观众在《亮宝节上的人们》前

3月1日上午,由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行走大地——许海刚水彩艺术展”开幕式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美术馆举行。湖北美术界众多大咖揭秘了水彩大家、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许海刚此次展出的190多幅作品及其“草稿”——写生手账的故事。



许海刚的行走足迹
“我认识‘海师傅’快40年了,对他的写生人生非常佩服!”湖北美术学院原副校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刘茂平说,写生是水彩画最重要的创作方式,被师生们昵称为“海师傅”的许海刚多年来一直坚持写生,而且,他的写生不停留在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观上,而是系统化地记录、留下大地上的自然人文风情之美,“他跑遍了我国不同省区的30多个有特色的地点,感知、记录、描绘了中国丰饶的大地,呈现出大美中国的独特之美;曾多次去往欧洲的意大利、德国、希腊等国描绘独特的异域风情。”


许多人在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的《亮宝节上的人们》前合影。“来之前我做了功课,但现场看到水彩能表现出这么丰富的光影,这么昂扬的风貌,很受震撼。刚听说这幅画画家酝酿、创作了3年,他一定对那里的人们充满了感情,才能在画中有这么精彩的设计和表现。”观众黄小姐说。







既是画,也是历史
“我在许老师的每一幅作品中,都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画画的执着。”来观展的大学生小李说,看展览介绍时,她得知许老师为了画好西藏题材,多次在藏区高原过春节,到了现场,她发现他描绘藏族风情的作品多,其中人物的情感丰沛;也发现他的写生手账是一绝,既以画记录眼前影像,也以文字记录当时生活,“行程如何,花费如何,吃住如何,未入画的环境如何,看一场演出甚至会详细记下门前广告说了什么……这已经不是写生了,而是做艺术笔记,有艺术和史料的双重价值。”

3月1日上午,展览现场
“我们的艺术就应该这样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说,学校今年将迎来105年校庆,“行走大地——许海刚水彩艺术展”作为学校开年后的首场展览,不仅是许海刚教授个人成就的展示,也为学校“学术校庆”揭开帷幕,还将成为湖北水彩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武汉美术馆馆长、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勇劲,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武汉美术馆原馆长樊枫,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刘春冰,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湖北美术学院原校领导唐小禾、徐勇民、许奋、卢斌、刘茂平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杰主持。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8日。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