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年会|抢占科技前沿,“AI+新材料”成热点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近年来,以深度学习、大模型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引擎。将 AI 领域的智能算力、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智能算法与新材料的研发过程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焦点。通过 AI 赋能材料设计、实验、性能预测与模拟、工艺优化乃至材料实验和生产的智能装备,有望实现新材料研发的效率革命和性能飞跃。在此背景下,推动 AI 技术与新材料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
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场以“AI 赋能大型企业数智化创新”为主题的分论坛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信息”)携手吉林大学、北京枫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清科技”),在会议期间正式宣告“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的成立。
据悉,三方代表郑重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这一合作模式,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创新合力。
高端制造应用领域驱动下,中国中化大力发展氟、硅等材料,持续发挥综合优势,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三大领域,布局一批化工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中化信息作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直属数字科技公司,成立了数智创新研究中心,构建集团人工智能平台和数智化科研平台,赋能多场景价值应用,其中,AI 与新材料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集团智能化战略布局中极具前瞻性的创新应用场景。
枫清科技则致力于构建知识引擎与行业大模型双轮驱动的新一代智能体平台。深入产业,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产业的场景价值相融合,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企业场景当中落地的平台型产品与解决方案。枫清科技助力企业构建行业大模型,并在全面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拥有更精准、可解释、更佳推理效果以及令本地数据更加安全的人工智能技术。
据了解,中化信息依托枫清科技的平台型产品,进行“AI+化工”和“AI+农业“领域赋能。中化信息与枫清科技的联合,具备天然的技术融合与产品融合的基础,可以快速地在“AI+新化工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
另外,吉林大学已经在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科研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突破,其独立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设计平台融合了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成果。并牵头建立“长白山实验室”,聚焦“AI 赋能新材料设计”。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同枫清科技有非常紧密的合作。例如,在石景山“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当中,吉林大学也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科研创新的作用,并将依托枫清科技在中国中化快速实现产业落地。
枫清科技创始人兼 CEO 高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材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石,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各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枫清科技非常荣幸能与中化信息和吉林大学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我们相信,通过整合三方的优势资源,一定能以一种创新的模式,加速新材料的研发进程,为提升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单打独斗难以解决复杂的产业问题,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高雪峰指出,现在一定是大家团结和聚合在一起,才能解决一个大问题的时代。这种生态合作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还促进了技术的产业应用和市场验证。
解码新材料研发的“AI+”方程式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的研发全流程,具体将着力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加强垂直领域推理大模型建设,以提升材料研发效率为核心,利用 LLM 结合材料行业知识和工具,构建基于 DeepSeek R1 等模型的垂直领域模型和多智能体系统,增强研发智能化支持和用户体验。
二是加强特定新材料领域产业数据资产建设,挖掘化学多模态知识,构建聚合物、仿真及表征等高质量数据集,研发工具平台提供数据资产服务,推动数据标准化和流通。
三是加强智能化工具平台建设,提升大模型工具选择与使用能力,赋能行业软件和细分领域小模型,构建科学计算平台,为产业生态提供丰富的工具服务。
四是加强基础理论融合研究与人才培养,加强材料基因工程、大数据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校企合作,承接国家课题。发展小样本、高维数据机器学习方法,促进多源数据融合、跨尺度仿真与数字孪生等领域研究,加速新材料发现与理论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枫清科技的核心技术——知识引擎与大模型融合的智能体平台,将在联合实验室中发挥关键作用。枫清科技将利用其在知识引擎中积累的行业知识,结合 DeepSeek R1 等大模型的强大推理能力,构建新材料领域的行业推理模型,提升材料性能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其自研的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双轮驱动的智能体平台,更能处理和分析多种类型的数据,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化支持。

对此,中化信息总经理助理朱杰也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更加高效的研发手段来突破瓶颈,提升创新能力。我们期待通过联合实验室这个平台,充分利用 AI 技术在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优势,加速我们在化工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创新步伐,开发出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新材料。”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博则表示:“我们深知,新材料的突破需要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此次与中化信息和枫清科技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能够将高校的前沿科研成果与产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加速新材料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培养更多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据高雪峰介绍,枫清科技将人才、创新文化和产业驱动视为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公司8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此外,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通过产业验证来实现正向闭环。“来自产业端的创新,它可以有正向的快速闭环。”
“中关村论坛作为国际化论坛,为枫清科技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枫清科技通过参与论坛,接触到了众多国际产业和新型科技企业,促进了与各领域企业的深度交流。”最后,高雪峰总结道:“它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去接触很多国际上的产业和新型的科技,不仅让企业意识到新兴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性,还加速了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