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熙生物赵燕:所有贪腐人员须在3月31日前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4 08:14:00    

3月3日,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发表内部讲话。赵燕称,华熙生物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多问题,组织和人才队伍未能跟上时代变化,是公司主动踩刹车进行调整的重要原因。

赵燕表示,公司发展“慢下来不是坏事”,这正是文化沉淀、严选人才的契机,以避免“泥沙俱下”,混入与企业发展理念“格格不入的人”。她批评了部分员工“既没有生命科学公司的底色,又无法在市场上硬拼”,沦为“伪管理者”,直言这批人是“这个时代必将淘汰的对象”。

为从严建设团队、治理组织,赵燕宣布将“坚决地清除掉那些失去梦想、放弃思考、抱怨环境的人”,强调团队只能选择“相信的力量”。她警示全体员工“态度会影响想法,想法会影响行为,行为会影响认知,认知会影响命运”,以此重塑团队价值观,提升组织战斗力。

回归业务一线与重塑创业精神:

华熙生物战略重心转向核心能力建设

3月3日的总裁办公会,在赵燕看来,可能是2025年新春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办公会。

赵燕在讲话中反思了公司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丰盈的财务资源和影响力资源,也使得团队很快就失去了在资源稀缺的创业状态下解决问题的拼劲和思考能力”,导致公司遇到问题时“层层下放、预算外包”,形成了“不给大笔预算什么事都干不成的局面”,甚至滋生了腐败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赵燕强调要“贴近业务一线、重返业务一线”,要求团队成员深入市场一线,“听得见一线战斗的炮火”。她明确表示,“没有能力在一线工作中拿出具体成果的人”,以及“不了解一线工作细节,只会传达中转、搞伪组织工作的”,都将被淘汰。

华熙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核心工作要从简单蹭风口、简单组合和外包模式彻底转向团队自身能力的建设”。外包将仅限于“提升效率、发展生态和开放交流”三种目的,且必须在“管理岗位的人能拿出自己的思路的情况下才能推动”。这意味着华熙生物将大幅减少对外包的依赖,转而聚焦自身核心能力的构建。

为了实现战略落地,华熙生物将“重返创业型组织”。赵燕指出,创业型组织是“自我驱动”的,能够“自我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与“按部就班”的建制型企业截然不同。她提出,流程调整只是阶段性举措,“下一步的重点是要打破低效官僚团队的伪工作,重新建立创业型组织,重新培养创业型团队精神”。

业绩阵痛与战略转型: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下滑倒逼华熙生物变革

赵燕在讲话中坦言,“目前华熙生物依然没有走出危机”,但此危机并非源于核心竞争力,而是“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允许的速度”。

赵燕将矛头直指公司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宣布“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逾期未主动交代者将“移交司法部门”。强硬的反腐手段背后,是赵燕重塑组织文化的决心。

讲话中,赵燕也传递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她认为,华熙生物在“若干关键的战略性物质上依然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在“合成生物从小试中试到转化的全链条上,在全球的优势难以撼动”。这些技术优势将支撑华熙生物在生命健康和合成生物领域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赵燕主动提及“消费品经营工作的一线”,表明未来将更加重视消费品业务。

根据赵燕的提议,华熙生物已宣布将“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部”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部”,并开展相关部门的组织与业务调整,预示着公司在消费品领域的战略布局将迎来重大调整。

业绩快报显示,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72.27%。功能性护肤业务的下滑被认为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

华熙生物在业绩快报中坦言,“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并预计“2025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

为应对业绩下滑,华熙生物已提出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战略,并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和组织变革。转型需要时间,华熙生物的“阵痛期”或将持续一段时间。(来源:新黄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