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银行"存什么?上海科创又"整活儿"了
上海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16条举措,共计39项任务的改革组合拳,旨在提升科技服务供给质量,促进科技服务市场升级,强化科技服务要素保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谓“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成员,它是科创活动中的“粘合剂、催化剂、加速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研发服务到技术推广,所有环节都要它来包圆。去年,上海市科技服务业营收增加值达3000多亿元,同比增长8.8%,拉动全市GDP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

为强化企业在科创中的主体地位,《若干意见》强调,上海将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集聚研发服务、专业设计、检验检测、生态保护等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业各行业的价值链创新链不断向前沿和高端延伸。在上海这家特殊的“银行”里,存储着人的组织、细胞、血液等样本资源。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存储样本库,上海生物样本库的总存储能力达1500万份。在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物样本经处理后存入,也不断有样本被取出,用于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业表示,样本库涉及的面不单是临床的治疗,还在于对早期疾病、流行病学的分析,甚至疾病的危害性、生物技术的研发等,这些都要通过大量的资源去研究,大量的数据去分析。

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上海将探索试点建立“科学数据银行”模式。目前,上海生物芯片在生物样本库基础上,还设立了高通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一站式研究平台,致力于快速实现从“样本”、到“数据”、再到“产品”、“商品”的快速转化研究通道。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余翔表示,希望通过数据这个核心要素,数据产品的开发能够提高科研的效率,进一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张彤表示,将在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科学设施平台资源进一步向企业用户开放共享,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探索设立浦东自然科学基金引入企业联合基金模式,撬动社会资本。

围绕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若干意见》提出:创新概念验证建设运营模式,验证技术和市场,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联动布局的机制。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表示,将从技术验证,市场验证,政策供给三个方面,给出不同的办法。比如技术验证方面,将建立从初始验证到实验室验证的里程碑式筛选机制;市场验证方面,将建立从“技术经理人”到“项目经理人”的全过程服务机制;政策供给方面,将建立从“资金”到“资本”的接力式支持机制。

为助力企业融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技服务业企业纳入“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支持范围,这将有效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检验检测认证是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和“通行证”,这次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将持续加强工作协同、加大政策供给,帮助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记者发现,这次发布的《若干意见》包含了三个关键词:强主体、补链条、改机制。
“强主体”就是要优化科技服务的供给质量,更好激活市场需求,培育壮大市场化服务机构,提升发展能级。“补链条”就是给创新生态修高速公路,建立起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体系化的服务高速公路,支撑创新生态,服务科技创新全链条。“改机制”就是要完善政策和制度供给,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服务业集聚,优化协同推进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发展。总结来说就是:政府搭台、市场撑腰、社会助攻。

当前,正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向“强功能”跨越的重要阶段,随着供给侧、需求侧、环境面协同发力,上海正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沈姝艳 林羡德 屠佳运 马沛磊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