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二宝用“铁脚板”丈量平安刻度
在群山环绕的武乡县分水岭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串起一条条入村小道。这里,时常能看见分水岭乡派出所指导员安二宝走家串户的身影——只要群众有需要,安二宝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从2008年穿上警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17年如一日,安二宝默默坚守在这片广袤的红色热土上,主动上门为群众更换户口簿,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等业务累计1000余件,用“铁脚板”丈量着分水岭乡232.46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17年以来,分水岭乡的平安刻度愈发清晰:11个行政村连续17年重大刑案“零发生”纪录。
安二宝说:“平安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往往藏在两垄庄稼的间距里、两家院墙的夹缝中,耕地权属的小算盘,宅基地的小分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事,稍不留意,随着日积月累就会化作矛盾积怨。有些矛盾纠纷看似很小,但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
几日前,辖区某村内有一辆面包车阻挡道路无法正常通行。接到报警后,安二宝和同事迅速出警,了解到几位村民堵路是因一项工程承包方拖欠他们薪资,心生不满。
安二宝劝说村民移开面包车后没有立即离开。他深知,处理不当将会给当地的社会秩序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于是他和同事一边继续安抚农民工情绪,承诺会妥善解决问题;一边深入展开调查工作,仔细查阅工程承包合同,了解薪资发放的具体流程和出现问题的环节。经调查发现,该项承包工程涉及多方承包关系,原本约定的薪资标准在层层转包过程中出现混乱,各方相互推诿扯皮。
厘清工程账册、多方沟通调解,在安二宝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双方现场签订协议:承包方同意按照合理的薪资标准于五日内支付薪资。安二宝和同事们又一次成功化解可能升级的冲突,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谈及调解纠纷心得,安二宝说:“化解矛盾纠纷要找到问题症结,摸准当事人的脉搏,然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性格脾气、争议焦点等选择最终调解方法。”
没有门牌的“安二宝调解室”田间地头都可办公。分水岭乡山大沟深,坡广草丰,牛羊养殖户达300余户,经常会有牲畜吃庄稼引发的纠纷。
“眼下,正是玉米出苗的关键期,青嫩的芽尖一破土,就成为牲畜眼里的最佳美味。”安二宝说,“要想矛盾纠纷少,脚步就要跑得快。”
为避免牲畜“闯祸”,安二宝没少费心思预防。他走家串户,和养牲畜的农户们唠嗑:“咱庄稼人最知苗金贵。劳烦各位看住自家牲口,切忌莫让它们踩伤幼苗。”
17年间,安二宝练就“铁脚板、婆婆嘴、顺风耳”,更是有名的“活地图”,走遍分水岭乡的沟沟坎坎,将民情档案刻进骨血里,做到对11个行政村2600余名常住村民见人知名、提名知情,对各家情况了如指掌。村民也习惯有事儿直接打安二宝电话。“有事找二宝,我放心”早已成为分水岭乡辖区群众的口头禅。上下班路上,安二宝时常被拦下,随时被喊去垒院墙、修水管、刷墙面等等。只要一得空,安二宝还会去看望独居老人,捎去降压药及生活必需品。除了处理这些琐事,安二宝还忙着开展反诈宣传等活动,让普法知识入脑入心,守护群众“钱袋子”。
从晨光熹微到万家灯火,安二宝随身携带的黑皮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他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写在沟壑纵横的山路上,刻进百姓信赖的目光里,让平安长治的底色,在每一个平凡的24小时里愈发鲜亮。
虽不惊天动地,但满含温暖与力量。在这片山大沟深的土地上,安二宝就像一颗温暖的火种,守护着乡亲们的幸福生活,让平安之光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闪耀。(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